江
泽
民
重
要
论
述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在国家独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作出的正确选择。党是在战胜困难、克服失误、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步成熟起来的。四十年来的成就,是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国人民的努力取得的。错误和挫折的发生,问题也往往主要出在党内。党的状况如何,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必须严肃地毫不留情地剖析和坚决纠正工作中的失误,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科学地历史地总结经验,客观地全面地认识现实只要坚持这样做,我们党一定能够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在实现新的历史任务中写下灿烂的篇章。
江泽民:《新中国四十年历史的基本结论》
(1988年9月29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也是一次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革命、进步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在五四运动中,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站在前头,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了彻底的不妥协的斗争,发挥了先锋和桥梁作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历史上的爱国主义相比较,具有本质的进步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一部分最有觉悟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找到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开始与工农大众相结合,找到中国革命最深厚的社会力量。正是通过他们的努力,才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历史上的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又为广大知识分子确立自己的历史位置,实现报国之志,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190年5月3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006年版,第120页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一八四O年到一九四九年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部受西方列强欺辱、奴役、压迫的历史。在这期间,先进的中国人历经千辛万苦,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屡遭失败。自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共产党成立了,中国的面貌才起了变化。当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有过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也有过王明的
“左”倾冒险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其他一系列问题。到延安整风,全党学习马列主义,总结实践经验,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并全面展开,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从此,中国革命就势如破竹,不断走向胜利。正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同志倡导和支持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申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保证了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现在回过头来看,再联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的变化,更加证明邓小平同志为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纠正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错误的同时,邓小平同志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十一届六中全会前,在关于起草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的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如果当时动摇一下,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情况。邓小平同志把毛泽东思想充分肯定下来,对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对于我们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了不起的贡献。由于有了正确的路线,才保证了我们建设和改革的顺利进行。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确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我们就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巨大成就。
从历史的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巨大的威力,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江泽民:《加强党的理论建设》(1991年4月27日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5页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我们党日益发展壮大的七十年,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历史新篇章的七十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伟大胜利的七十年。
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时,帝国主义列强横行霸道,操纵着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勾结帝国主义残酷压榨中国人民。国家日益贫弱,社会战乱不已,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饥寒交迫。中国人民进行过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斗争,都失败了;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求索,都没有找到解救中国的出路。伟大的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是近代中国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可是政权重新落入封建军阀手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在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革命取得成功。资本主义的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需要有一个先进思想武装的先进阶级的政党来领导,这就是一八四○年以来中国历史的无可辩驳的结论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鼓舞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使他们在黑夜中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一九二一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鲜明地确定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制定了经过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分两步走的革命纲领,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世界的东方谱写了辉煌壮丽的史诗。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1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6-167页
我们党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前列,开展工农运动,同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掀起了国民革命的高潮。一九二七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血腥屠杀,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继续高举革命旗帜,缔造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革命力量不断壮大的时候,敌人的疯狂“围剿”,加上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使革命陷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国内外敌人曾断定我们党要彻底失败。在这个关键时刻,党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拨正了革命的航船。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胜利地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奇迹艘地打开了革命新局面。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们党首先举起团结抗日的旗帜,伸张民族大义,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抗战。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在八年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人民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抗日战争结束后,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我们党和人民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当时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拒绝和平民主的要求,公然发动内战。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气势磅礴的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1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7-168页
新中国诞生后,党和政府依靠人民群众,肃清反动残余力量,战胜帝国主义的封锁、破坏和武装挑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我们迅速医治战争创伤,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完成全国土地改革,短短三年内把国民经济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使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采取符合中国特点的步骤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创造性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全国各族人民进发出空前的建设热情,显示了新的社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一段时间里,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曾经犯过些错误,特别是出现过“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挫折。但是,尽管历经坎坷,我们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文化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使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1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8-169页
七十年里,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了许多事情。总起来说,就是三件大事:第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第二,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件事情还正在做。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1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9页
七十年来的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富裕。
七十年来的历史证明,我们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富有革命创造精神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奋斗并做出最大牺牲的党;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我们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在七十年的斗争中,我们党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1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71页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一百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始的又一次伟大革命,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过长期奋斗,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在中国充分体现出来。这场新的革命,是在过去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原有经济体制有它的历史由来,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十四年改革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就是摆脱了许多思想上和体制上的禁锢,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拥有十一亿人口的中国正在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
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212页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十二大以后全面展开。它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改革从农村开始,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决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党中央尊重群众愿望,积极支持试验,几年功夫在全国推开。废除人民公社,又不走土地私有化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八亿农民获得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加上基本取消农产品的统购派购,放开大部分农产品价格,从而使农业生产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农村经济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迅速发展,广大城乡人民得到显著实惠,带动了整个改革和建设事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适应改革从农村向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接着,党相继决定对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并进一步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是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崭新试验取得了很大成就。实践证明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在兴办经济特区之后,又相继开放沿海十几个城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两亿人口的沿海地带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 建设。
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强有力的思想和政治保证。党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十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决议,指出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党还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都要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和斗争。
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江译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年版第214-216页
我们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七十二年的战斗历程。这七十二年,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站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前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历史不断进步。在前二十八年,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通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十多年来,我们党一直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顽强探索,其间虽然几经曲折,终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通过实行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在新的条件下实现新的解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纵观七十二年的历史,我们党的发展壮大,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独立和走向繁荣富强,归根到底是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密切相联的。在中国,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不会有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就不会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二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993年6月25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83页
要努力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党的历史,并通过这种学习努力掌握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这一点对于各级领导干部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传统的东西要做具体分析,陈旧过时的要敢于抛弃,正确的优良的要善于继承和发扬。邓小平同志非常关心和重视发扬党和民族的优良传统,他要求军队保持老红军本色,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种改革的性质,就决定了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抓好几个基本环节是坚持我们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充分肯定和发扬过去的好传统好做法;二是坚决革除现行制度中的各种弊端:三是根据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大胆进行合乎实际的新创造。所以说,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了解我们国家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和历尽沧桑、饱经忧患的辛酸史,了解我们的先辈为国家的独立富强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了解我们民族、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对于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极为重要对于坚定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极为重要;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极为重要;对于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极为重要;对于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也极为重要。
江泽民:《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学习》(1993年7月5日),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93-94页
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次历史性飞跃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一毛泽东思想写到自己的旗帜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十二大、十三大到十四大,我们党又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这是我们党付出了巨大代价获得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是我们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在当代中国,有了这面旗帜,有了这个精神支柱,一个有五千万党员的大党才会有更加坚强的战斗力,一个有十一亿人口的大国才会有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十五年来,正是由于我们举起这面旗帜,依靠这个精神支柱,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才得以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稳步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再表明,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只要我们按照这个理论指引的方向、道路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干下去,一直干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就一定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江泽民:《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1993年11月2日),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111
我们党在七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在自己的旗帜上写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写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现在又写上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在理论上的成熟和发展,有力地保证着我们的事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3年12月26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9页
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独立自主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历史真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为探索和实践这个真理,贡献了全部智慧和精力,建立了伟大的功勋。这个真理,历史地体现在毛泽东思想之中,体现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中。
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年12月26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0页
全党同志要努力学习,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努力学习。“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能担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重任的。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领导干部需要学的内容很多。大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是学习社会,学习人民群众的实践。从领导工作的要求来说,最根本的是要学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同时要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和现代史。
江泽民:《学习学习再学习》(1994年3月7日),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年版,第145-146页
我想着重地谈一谈学习历史的问题。我们中华民族以历史悠久而著称于世。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毛泽东同志多次要求全党要学习历史。他曾经讲过,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不但具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希望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地读一点历史,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为了适应扩大国际交往的需要更好地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长处,还要了解世界的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
江泽民:《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1996年6月21日),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225页
回顾我们党几十年的历史,可以看到,革命的理想和精神,对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有多么大的作用。我们党成立之初,只有几十名党员,经过几十年奋斗,不断发展壮大,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这到底靠什么?靠的是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从被动转为主动;靠的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认识和掌握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克服各种错误倾向,形成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靠的是用革命的理想和精神教育和武装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团结和鼓舞他们为实现自已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七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也不断改造主观精神世界的过程.
江泽民:《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1996年10月10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76页
长征,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一场大搏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深深植根于中国各族人民之中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长征的胜利,宣传了党的主张,撒下了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长征的英雄事迹,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也震惊了世界。
长征的胜利,实现了我们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的前进阵地,为建立抗日民族统战线,为红军担负起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的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征的胜利,保存和锻炼了革命力量。经过长征考验的共产党员和红军将士,是我们党和军队最可宝贵的财富,许多同志后来成为治党治军治国的骨干。
长征的胜利,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的最重要的保证。
江泽民:《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1996年10月22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88页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又领导人民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要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两次伟大革命的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次伟大革命,两次历史性飞跃,造就了两个伟大人物,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和作为毛泽东同志的战友、事业继承者的邓小平同志。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1997年2月25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8页
七十年前,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个伟大事件标志着我们党开始创建自己的革命军队,肩负起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使命。随后,我们党又发动和领导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一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人民军队,在战火中逐步成长壮大起来。
我军从诞生之日起,就英勇奋战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的最前列。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以及反革命武装集中控制大中城市,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这样一条持久的艰苦的、也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战斗之激烈,在世界革命史上是罕见的。经过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我军在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下,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超乎寻常的革命毅力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胜了异常强大和残暴的敌人,最终取得了夺取全国政权的胜利。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七十周
年大会上的讲话》(1997年7月31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99-600页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
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慘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经过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且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
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我们党已经有七十七年的历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形成大量的文献。这些文献,记录了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的奋斗历史,记录了我们党在极其复杂的环境和完成伟大艰巨的任务中是怎样思考和作出重大决策的,是党和人民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代革命家的大批文稿,尤其珍贵。我们党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集中地体现在这些文献中。研究和编辑出版这些文献,研究老代革命家的生平和思想,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可以长久地教育、激励今人和后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干得更好。
文献研究室是党中央的一个重要部门,是思想理论战线的一个重要部门,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党中央提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你们在这方面肩负着重要任务相信你们会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我们党的事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党的文献工作要一代一代地继续下去。随着党的事业的发展,将不断产生和形成新的文献。对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的思想财富更要不断地深入研究下去。这就需要有一批忠诚于党的文献事业、有着高度责任心,在业务上精益求精的同志,以献身的精神,把这个责任切实地担当起来。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再上一层楼,把工作做得更好。
江泽民:《在中央文献研究室视察工作时的讲话》(1998年5月29日),《党的文献》1998年第4期
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在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为全会确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认识和新决策奠定了重要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12月18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93-594页
我们党走过了七十八年的奋斗历程,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我们党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拥有六千多万党员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所以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创新的事业境界,很重要的一条历史经验,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在带领群众进行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毛泽东同志把党的建设确定为我们党克敌制胜、发展壮大的主要法宝之一。七十多年来,我们党坚持贯彻这条重要历史经验,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党的战斗力不断增强,领导水平不断提高。
江泽民:(“三讲”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说的断探索》(1909年6月28日),《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8页
在二十世纪里,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行了长期的伟大斗争。我们党作出的杰出贡献,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我们党已经历了近八十年的历史,为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这八十年历程,包括两个大的历史时期。前二十八年,是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与国内外敌人进行了殊死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后五十多年,是我们党掌握全国政权、履行执政职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取得了各项事业的巨大成就。在这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里,我们党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一个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掌握着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成为一个连续执政五十多年的党。
江泽民
晋ICP备20003959号 地址:阳泉市李荫路50号 EMAIL:a2296072@163.com